时间:2025-06-25 16:46:34 作者:免联考
在全球化竞争与数字革命交织的时代,供应链已从后勤职能升级为企业战略核心。35年前,管理大师迈克尔·波特在《竞争优势》中首次提出 “价值链” 概念,揭开了供应链管理的序幕,并强调企业唯一有效的成本杠杆在供应链。
名人名言
“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,正取代企业间的竞争” ——马丁·克里斯多夫。
作为企业的管理,我们必须掌握供应链管理,因为它直接决定企业竞争力。通过优化从采购到交付的全流程,能显著降本增效、提升客户响应速度,并构建抵御全球风险的韧性。同时,供应链贯穿企业所有核心职能——包括战略布局、成本控制、产品创新等,要求管理者具备跨部门协同的系统思维。
2025年6月14日,211双一流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,拥有三十年世界五百强企业全球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经验的陈军博士,在亚商云课堂为亚商学员主讲了《供应链管理》这一MBA课程体系中的核心模块,老师以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和前沿的实践案例,为我们揭示了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底层逻辑。
01
供应链管理的价值重构
课程开篇即颠覆了我们对供应链的传统认知——这不再是简单的"物流+采购"组合,而是贯穿需求预测、生产计划、库存控制、物流配送的全价值链管理。供应链管理本质上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系统。
在需求管理模块,老师为我们揭示了"牛鞭效应"的深层机理:当销售部门将市场需求放大20%传递给生产部门,经过层层传导,最终可能导致原材料采购量偏离真实需求数倍。这种信息扭曲在快消品行业尤为显著,某知名乳企案例显示,通过实施S&OP(销售与运营计划)协同机制,其库存周转率提升了35%,缺货率下降了28%。
而从MRP到ERP的演变历程,展现了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革命性影响。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ERP系统集成,将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缩短至18天,同时实现供应链成本下降12%。这印证了课程中的核心观点——数字化不是目的,而是重构供应链竞争力的手段。
02
供应链的网络布局
供应链网络布局规划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选址决策需要考虑成本最小化、服务最优化和响应时间等多个因素。
成本最小化涉及选址方案的总成本,包括土地成本、建设成本、运营成本、运输成本等。服务最优化则关注快速响应时间、高服务质量以及可靠的交付能力。通过合理的选址决策,企业可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,降低运营成本。
设施位置的选择和每个设施产能的分配是关键。在进行网络设计决策时,应该努力获取市场需求预测、供应源和市场的位置、潜在的设施地点的位置等信息。
库存是供应链的“缓冲器”,但过度库存会吞噬利润。
亚马逊的“分布式仓储+智能补货”
在亚马逊的任何一个仓储中心,里面自动化的分拣系统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,精准地执行着每一个指令。
亚马逊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高效的库存管理,得益于其“分布式仓储+智能补货”策略。在全球范围内,亚马逊部署了数百个履约中心,这些中心根据地理位置、人口分布、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科学布局,确保商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送达消费者手中。
而智能补货系统则是亚马逊库存管理的“大脑”。通过AI算法,亚马逊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区域的商品需求,并提前进行补货。这种预测不仅考虑了历史销售数据,还融入了天气、节假日、促销活动等多种因素,使得预测结果更加精准。
03
三层级与四要素的动态平衡
供应链战略规划体系是企业构建高效、敏捷供应链的核心框架,它通过战略层、战术层、操作层三个层级的协同运作,以及市场定位、供应商关系、物流网络、信息技术四要素的深度融合,实现供应链的动态平衡与持续优化。
案例:苹果公司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,其供应链战略规划充分体现了三层级与四要素的动态平衡,从而在全球科技市场中保持了领先地位。
苹果公司明确了高端市场的定位,选择了具有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,并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生产基地和设计高效的物流网络。这些举措为苹果公司的供应链战略规划提供了宏观指导和方向。
通过精准的市场需求预测和产能分配,实现了生产的高效运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。同时,苹果公司还通过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,实现了库存的精准控制和快速周转。
在操作层,苹果公司确保了日常运营的具体执行符合战术层的要求,如高效的订单处理、物料搬运和设备维护等,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04
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
全球跨境电商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,亚洲市场成为核心驱动力。这一趋势背后是数字贸易技术的突破性发展:云计算提供弹性算力支撑;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需求预测;区块链技术构建跨境支付信任机制;人工智能优化物流路径;物联网实现货物全程可视化追踪;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交易数据安全。
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数字贸易的基础设施,推动贸易环节从"线下签约、实物交割"向"数字合约、智能履约"转型。
案例:特斯拉Model S的供应链网络展现全球化特征:座椅由德国博泽供应,铝饰条来自日本双叶产业,触摸屏由台湾TPK制造。
这种布局既实现成本优化,又面临地缘政治风险。特斯拉通过"超级工厂"模式,将电池、电机等核心部件生产内部化,同时建立"4小时供应链圈",确保关键零部件供应稳定性。
05
全球视野
供应链网络布局的全球视野要求企业站在全球高度,综合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、成本效益、政策法规及文化差异,以构建高效、灵活且具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。
1、企业需精准把握全球市场需求,明确目标市场及产品定位,指导供应链战略方向。同时,需基于成本效益分析,选择最优化的生产基地,平衡市场需求与生产成本。
2、物流网络需优化运输方式、物流节点布局及库存管理,以降低物流成本,提高响应速度。
3、与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、稳定的合作关系,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同样不可或缺。信息技术应用则能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、智能化管理,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灵活性。
4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差异、成本效益、政策法规和文化差异,制定差异化的供应链策略,确保供应链合规性,并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。
未来,随着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,供应链网络布局将更加注重智能化、自动化和绿色化,同时结合全球化与本地化运营,提高供应链适应性和竞争力。
结语
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者,都是现实世界的解谜高手。他们能在需求波动中寻找规律,在成本与服务间找到平衡,在风险与机遇中把握方向。
供应链的竞争最终是组织的竞争——如何构建跨职能协作机制,如何激发供应链伙伴的共创动力,才是决胜未来的关键。
END
哪些人适合读MBA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