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职硕博-2025年11月9日线下EMBA课程回顾《企业投融资与现金流》

  授课老师:刘喜和 教授

  主要内容一览

  一

  资本运营的逻辑思维

  二

  公司运营主体的法律结构——价值主体分析

  三

  公司战略与债务融资

  四

  股权融资的“道”与“术”

  2025年11月9 日,亚商EMBA东莞中心邀请到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、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、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--刘喜和 教授 为亚商的同学们带来《企业投融资与现金流》这一精彩课程。

  

1.jpg


  在一天充实的学习中,刘教授引领同学们从资本运营的顶层思维出发,深入剖析企业融投资与现金流管理的核心逻辑与实战技法,为大家揭开公司价值创造与实现的神秘面纱。本次课程内容丰沛,逻辑严密,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本次课程:

  一、资本运营的逻辑思维

  课程伊始,刘教授便开宗明义,指出现代企业家必须具备资本思维、法律思维和角色思维这三种核心思维模式。资本运营不仅仅是“融资”,更是一种从源头设计企业价值和发展路径的“做局”能力。

  

2.jpg


  刘教授通过一个生动的“教授、儿子、公司与银行”的连环案例,清晰地展示了资本如何在不同的法律主体和角色间流动与增值。从公司注册、购销合同、消费信贷到抵押贷款,每一步都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操作,而是资本在不同形态下转换、放大的过程。这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不能只做记账先生,而必须成为老板的战略助手和财务筹划专家。

  在谈到行业分析时,刘教授构建了“行业天花板、产业链、竞争结构、财务特征”的四维分析框架,并犀利地提问:从资本运营的视角,如何区分蓝海与红海?答案不在于表面的行业分类,而在于市场的饱和度、新旧技术的转换、市场边界的可拓展性以及核心企业的议价能力。一个看似红海的行业,若能通过模式创新重构价值链,便是属于你的蓝海。

  

3.jpg


  这一模块的精髓在于,企业家必须跳出产品经营的线性思维,学会用生态和资本的眼光审视企业的全局,思考如何通过“四流合一”来构建属于自己的商业生态,从而最大化公司的市场价值。

  二、公司运营主体的法律结构——价值主体分析

  企业的法律结构是资本的承载主体,直接决定了价值创造、分配和风险承担的方式。刘教授详细剖析了从合伙企业、有限责任公司到集团公司的法律特质。

  

4.jpg


  · 有限合伙的妙用与风险: 刘教授以马云为例,清晰地解释了在合伙企业中,普通合伙人(GP)承担无限连带责任,而有限合伙人(LP) 则仅在出资额内承担责任。因此,有限合伙企业是绝佳的持股平台和风险隔离工具。在课堂上,刘教授特别提醒企业家,给员工做股权激励时,应优先选择合伙企业作为平台,避免直接使用有限责任公司,以防治理结构复杂化。

  

5.jpg


  · 家族信托与资产隔离:刘教授深入讲解了家族信托的运作原理。公司股东可以将股权转让给信托公司,实现资产的彻底隔离。信托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持有这些“表外资产”,原股东不再直接拥有法律上的权利,从而有效防范了因个人债务、婚姻变故等风险对核心资产的冲击。信托公司随后可以以LP身份入股业务实体,按照设定好的规则为受益人进行财富分配。

  

6.jpg


  · 海外架构与VIE模式: 对于有出海或融资需求的企业,刘教授图解了复杂的BVI-香港-境内的典型海外架构,并重点讲解了 “VIE协议” 如何在不直接持股的情况下,实现对境内运营公司的控制和利润输送。同时,他也指出了其中的关键风险点,如外汇进出管制和协议本身的法律效力问题。

  

7.jpg


  · 法律风险的实战应对: 刘教授在课程中多次强调“财务人员必须懂法”并通过大量案例,如股权代持协议缺失导致的纠纷、一人公司的无限连带责任、以及通过个体工商户进行合规利益输送的设计等,反复告诫学员:许多财务问题的根源是法律问题,许多法律问题的后果会由财务承担。企业的“防火墙”必须在创立之初就通过合理的法律结构搭建起来。

  三、公司战略与债务融资

  债务是一把双刃剑,如何利用债务杠杆助力企业腾飞,同时避免被其反噬,是本节课程的核心。

  

8.jpg


  刘教授首先建立了公司战略与金融生态的联系。他提出的 “四流合一”金融生态模型指出,核心企业必须善于整合资金流、信息流、物流和商流,从而在生态中占据有利位置,获得更优的融资条件。

  在债务融资决策框架中,刘教授通过“无债与有债”情形下的EBIT与盈亏平衡点对比图,直观展示了“举债有力”与“举债不利”的区间。企业负债经营的前提是,资产的回报率必须高于债务的资本成本。

  

9.jpg


  · 左侧融资与右侧融资: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概念。刘教授解释,“左侧融资” 是在企业面临资金缺口、急需“输血”时进行的融资,此时企业议价能力最弱,成本最高;而 “右侧融资” 则是在企业现金流良好、前景广阔时,为未来的战略布局进行的融资,此时企业姿态从容,能获得更优惠的条件。智慧的企业家,应尽力避免陷入“左侧融资”的被动境地。

  

10.jpg


  案例洞见商业模式:

  · 沃尔玛、麦当劳的盈利核心并非表面的零售和餐饮,而是供应链金融和商业地产增值。

  · 医药行业“两票制” 下,银行通过保理业务解决药厂和经销商的账期错配问题,完美诠释了“商业模式与财务模型相匹配”的原则。

  · 刘教授甚至剖析了货币的发行机制 ,解释了为何资金难以流入实体企业,帮助企业家从宏观层面理解融资环境。

  

11.jpg


  四、股权融资的“道”与“术”

  股权融资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,其间的“道”与“术”深不可测。刘教授从PE投资机制到IPO全程,进行了抽丝剥茧的讲解。

  

12.jpg


  · PE投资的定价与对赌: 刘教授首先介绍了经典的PE估值法。在投资主体选择上,他通过一个复杂的投资结构图,引导学员思考“谁作为投资主体更优?”“丙公司的注册资金如何优化?”等实际问题。而对赌协议,作为股权融资中的核心“术”,其类型多样,内容更是涵盖了财务业绩、上市时间、竞业限制、反稀释权等方方面面。企业家必须清醒认识到,对赌是一把高悬的利剑,签署需极其谨慎。

  

13.jpg


  · 上市:目的、筹划与操作: 刘教授尖锐地指出,上市的目的不应仅仅是融资,而是搭建一个资本平台。他通过解析“华谊兄弟收购范冰冰公司”这一经典案例,生动展示了资本如何通过“评估价差、业绩对赌、资产注入”等一系列组合拳,实现合规套利和资本增值。

  

14.jpg


  关于上市实操,课程内容极为硬核:

  · 上市资格: 详细罗列了控股股东、董监高在最近24个月内的合规红线。

  · 财务要求: 强调了静态匹配和动态匹配的极端重要性。

  · 三大筹划: 企业上市必须提前数年进行“三大筹划”——规范三年财务报表、规划募集资金用途、储备未来可注入的优质资产。

  · 股权稀释应对: 在增发股票时,大股东可以通过用资产认购的方式来维持控制权,避免股权被稀释,这其中存在巨大的操作空间。

  

15.jpg


  

 


  最后,刘教授以“平庄能源借壳草原兴发”的案例,完整演绎了借壳上市中“股权交换、资产剥离、资产注入”的全过程,为本次课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
  

16.jpg


  最后寄语


  课程虽然结束,但关于资本运营的思考与实践才刚刚开始。刘喜和教授的这门课,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庞杂的知识点,更是一套重新审视企业价值的思维框架和与资本共舞的实战工具。

  希望大家能从本次课程中领悟到以下核心,并付诸实践:

  1. 思维先行,格局制胜: 请务必完成从“产品思维”到“资本思维”的转变。学会像资本家一样思考,看清你所在行业的“生态系统”和“价值地图”,从更高维度规划企业的发展路径。

  2. 结构为王,安全第一: 企业的法律结构是根基。请立刻回顾并审视您公司的股权架构、主体关系是否清晰、合理?是否建立了有效的“防火墙”?无论是家族信托、持股平台还是海外架构,合适的法律设计是基业长青的前提。

  3. 融资有策,杠杆有度: 深刻理解债务的双刃剑特性。努力经营企业,让自己始终处于“右侧融资”的有利位置。在考虑股权融资时,想清楚融的不仅是资,更是未来的伙伴与资源,务必精通“对赌”等规则,保护好创始团队的根本利益。

  4. 规划前置,价值兑现: 将上市视为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,而非一个急功近利的目标。从今天起,就以上市公司的财务与合规标准来要求自己,做好“三大筹划”,为企业未来的资本化铺平道路。

  资本运营之路,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愿各位同学能将本次所学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在波澜壮阔的商海中,驾驭资本之舟,驶向更为辉煌的明天!

  

  活动预告


  1、2025年11月15日:亚商第二课堂——走进马可波罗

  2、2025年11月22日:《总裁说》第十七期

  3、2025年11月22日:线上课程《市场营销管理》 张恩忠老师

  4、2025年11月23日:面授课程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》娄萌老师


  香港亚洲商学院成立于2003年,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注册成立的一所从事高等教育、研究生课程、远端教育、学术交流及管理咨询服务的学术机构。

  亚商一直在践行新商学,倡导回归教育本质,降低无效成本,提升思维与认知。让学员获得能够应对当前及未来挑战的知识,并搭建一个学习、事业和资源的平台,这是亚商近二十年一直坚守的理念。